引言

CMake作为当今最流行的跨平台构建系统生成器之一,已经成为现代C++开发不可或缺的工具。自2000年首次发布以来,CMake已经从一个简单的构建工具发展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,支持从小型项目到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的构建需求。随着软件开发实践的不断发展,CMake也在不断演进,以适应新的技术趋势和开发者需求。

本文将全面解析CMake的发展历程、当前状态以及未来趋势,探讨它如何从一个简单的构建工具演变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,以及它在技术革新、开发者体验提升、跨平台支持增强和现代化软件构建标准方面的进展和展望。

CMake的历史与现状

起源与早期发展

CMake最初由Kitware公司于2000年开发,旨在解决跨平台构建的问题。在CMake出现之前,开发者通常需要为不同的平台编写和维护不同的构建文件(如Windows的Visual Studio项目文件、Unix的Makefile等),这不仅增加了开发复杂性,还容易导致不一致的构建结果。

CMake的创始人Bill Hoffman受到了一个早期构建工具”pcmaker”的启发,开发了一个更加灵活和强大的构建系统生成器。CMake的设计理念是使用简单的脚本语言(CMake语言)来描述构建过程,然后根据目标平台生成相应的构建文件(如Makefile、Visual Studio项目文件等)。

版本演进与重要里程碑

CMake的发展历程中,有几个重要的版本和里程碑:

  • CMake 2.0(2004年):引入了更现代的语法和功能,如find_package命令,使CMake更适合大型项目。
  • CMake 2.8(2009年):长期支持的稳定版本,引入了许多重要功能,如add_custom_command的改进、更好的跨平台支持等。
  • CMake 3.0(2014年):标志着CMake进入3.x时代,引入了许多现代特性,如更好的C++11支持、改进的target_link_libraries行为等。
  • CMake 3.1(2014年):正式支持C++11标准,并引入了CMAKE_CXX_STANDARD变量。
  • CMake 3.8(2017年):引入了FetchContent模块,简化了依赖管理。
  • CMake 3.12(2018年):引入了CMAKE_PRECOMPILE_HEADERS,支持预编译头文件。
  • CMake 3.16(2019年):支持C++20标准,并引入了许多改进的命令和变量。
  • CMake 3.19(2020年):引入了cmake-presets模式,简化了配置过程。
  • CMake 3.21(2021年):改进了对C++23的支持,并引入了许多新的命令和变量。
  • CMake 3.25(2022年):进一步改进了对C++23的支持,并引入了CMAKE_CXX_SCAN_FOR_MODULES,支持C++20模块。

当前状态

目前,CMake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构建系统生成器,支持:

  • 跨平台构建(Windows、Linux、macOS、BSD等)
  • 多种构建工具(Makefile、Ninja、Visual Studio、Xcode等)
  • 多种编程语言(C、C++、Fortran、Java、C#等)
  • 复杂的项目结构(子项目、外部项目、依赖管理等)
  • 现代C++标准(C++11/14/17/20/23)
  • 包管理集成(Conan、vcpkg等)
  • 持续集成/持续部署(CI/CD)支持

CMake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开源项目和商业项目中,包括VTK、ITK、KDE、Blender、OpenCV等知名项目。许多IDE和编辑器(如Visual Studio、CLion、Qt Creator等)也提供了对CMake的原生支持。

技术革新

CMake在技术方面不断革新,以适应现代软件开发的需求。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技术革新:

现代CMake模式

传统的CMake使用方式(通常称为”旧版CMake”)主要基于目录和变量的全局作用域,这种方式在大型项目中容易导致复杂性和维护问题。现代CMake模式引入了基于目标的构建系统,通过target_*命令来指定目标的属性,如包含目录、编译选项、链接库等。

例如,传统的CMake可能会这样写:

include_directories(${INCLUDE_DIRS}) add_library(mylib mylib.cpp) target_link_libraries(mylib ${LIBRARIES}) 

而现代CMake则推荐这样写:

add_library(mylib mylib.cpp) target_include_directories(mylib PUBLIC ${INCLUDE_DIRS}) target_link_libraries(mylib PUBLIC ${LIBRARIES}) 

这种基于目标的方式使得依赖关系更加明确,减少了全局变量的使用,提高了构建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。

依赖管理改进

依赖管理一直是C++开发的痛点之一。CMake通过以下方式改进了依赖管理:

  1. FetchContent模块:CMake 3.11引入了FetchContent模块,允许在构建时下载和构建依赖项,简化了依赖管理。例如:
include(FetchContent) FetchContent_Declare( googletest GIT_REPOSITORY https://github.com/google/googletest.git GIT_TAG main ) FetchContent_MakeAvailable(googletest) 
  1. find_package改进:CMake不断改进find_package命令,使其更容易找到和配置外部依赖。例如,CMake 3.12引入了find_packageCONFIG模式优先选项,使得使用配置文件更加可靠。

  2. 与包管理器的集成:CMake与流行的C++包管理器(如Conan、vcpkg等)的集成越来越好。例如,使用Conan可以轻松地集成CMake:

find_package(fmt REQUIRED) target_link_libraries(myapp fmt::fmt) 

C++标准支持

CMake紧跟C++标准的发展,提供了对新标准的支持:

  1. C++11/14/17/20/23支持:CMake通过CMAKE_CXX_STANDARD变量和相关命令,使得设置C++标准变得简单:
set(CMAKE_CXX_STANDARD 17) set(CMAKE_CXX_STANDARD_REQUIRED ON) set(CMAKE_CXX_EXTENSIONS OFF) 
  1. C++20模块支持:CMake 3.25引入了对C++20模块的初步支持,通过CMAKE_CXX_SCAN_FOR_MODULES变量和target_sourcesCXX_MODULES属性:
set(CMAKE_CXX_SCAN_FOR_MODULES YES) add_library(mylib) target_sources(mylib PUBLIC FILE_SET CXX_MODULES MODULES mymodule.cppm ) 

构建系统生成改进

CMake不断改进其构建系统生成能力,以支持更复杂的构建需求:

  1. Ninja生成器优化:CMake对Ninja生成器进行了优化,使其生成更高效的构建文件,特别是在大型项目中。

  2. Visual Studio集成改进:CMake与Visual Studio的集成越来越好,支持Visual Studio 2019和2022的新功能,如C++20模块、更好的调试体验等。

  3. Xcode集成改进:CMake对Xcode的支持也在不断改进,包括对新版本Xcode的支持、Swift语言支持等。

工具链文件改进

CMake通过工具链文件(toolchain files)简化了交叉编译和自定义编译环境的配置。近年来,CMake对工具链文件的支持有了显著改进:

  1. 更灵活的工具链文件:CMake 3.6引入了CMAKE_TRY_COMPILE_PLATFORM_VARIABLES变量,使得工具链文件可以更灵活地配置编译环境。

  2. 更好的交叉编译支持:CMake 3.9引入了CMAKE_SYSTEM_NAMECMAKE_SYSTEM_PROCESSOR变量的改进,使得交叉编译配置更加直观。

  3. 编译器特性检测:CMake 3.1引入了cmake_compiler_detection模块,可以自动检测编译器支持的特性,简化了条件编译的复杂性。

开发者体验提升

CMake不仅关注技术革新,还致力于提升开发者体验,使构建系统的创建和维护变得更加简单和愉快。

更好的错误信息和警告

CMake不断改进其错误信息和警告,使其更加明确和有用:

  1. 上下文相关的错误信息:CMake 3.17引入了更好的错误信息,包括文件名和行号,使得定位错误更加容易。

  2. 可配置的警告级别:CMake 3.18引入了CMAKE_MESSAGE_LOG_LEVEL变量,允许开发者控制消息的详细程度:

set(CMAKE_MESSAGE_LOG_LEVEL DEBUG) message(DEBUG "This is a debug message") 
  1. 弃用警告:CMake对弃用的功能提供明确的警告,并给出替代方案,帮助开发者迁移到新的API。

配置简化

CMake通过多种方式简化了配置过程:

  1. CMake预设模式(CMake Presets):CMake 3.19引入了预设模式,允许开发者在CMakePresets.jsonCMakeUserPresets.json文件中定义常用的配置,简化了配置过程:
{ "version": 2, "configurePresets": [ { "name": "debug", "displayName": "Debug Config", "description": "Debug build", "generator": "Ninja", "binaryDir": "${sourceDir}/build/debug", "cacheVariables": { "CMAKE_BUILD_TYPE": "Debug", "CMAKE_CXX_COMPILER": "clang++", "CMAKE_CXX_STANDARD": "17" } } ] } 
  1. 工具链文件和预设的集成:CMake 3.20允许在预设中指定工具链文件,进一步简化了配置过程:
{ "version": 2, "configurePresets": [ { "name": "cross-compile", "toolchainFile": "${sourceDir}/cmake/arm-toolchain.cmake" } ] } 
  1. 更直观的变量设置:CMake 3.13引入了cmake -S <source_dir> -B <build_dir>语法,使得配置过程更加直观:
cmake -S . -B build -DCMAKE_BUILD_TYPE=Release 

文档和示例改进

CMake的文档和示例也在不断改进,使开发者更容易理解和使用CMake:

  1. 改进的在线文档:CMake的在线文档(https://cmake.org/cmake/help/latest/)不断更新,提供了更详细的说明和示例。

  2. 更多官方示例:CMake提供了更多的官方示例,涵盖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使用场景。

  3. 社区贡献的教程和指南:CMake社区贡献了大量的教程和指南,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CMake。

IDE和编辑器集成

CMake与各种IDE和编辑器的集成也在不断改进,提升了开发者体验:

  1. Visual Studio集成:Visual Studio 2019和2022提供了对CMake的原生支持,包括直接打开CMakeLists.txt文件、CMake项目视图、调试支持等。

  2. CLion集成:JetBrains CLion是一个专为C++开发的IDE,提供了对CMake的深度集成,包括代码补全、导航、重构等。

  3. VS Code集成:Visual Studio Code通过CMake Tools扩展提供了对CMake的支持,包括配置、构建、调试等功能。

  4. Qt Creator集成:Qt Creator提供了对CMake的支持,包括项目向导、构建配置、调试等。

测试和打包支持

CMake通过CTest和CPack提供了测试和打包支持,简化了软件交付过程:

  1. CTest改进:CTest是CMake的测试工具,支持单元测试、回归测试等。CMake不断改进CTest,使其更易于使用和集成到CI/CD流程中。

  2. CPack改进:CPack是CMake的打包工具,支持生成各种格式的安装包(如DEB、RPM、NSIS、WIX等)。CMake不断改进CPack,使其支持更多的打包格式和自定义选项。

跨平台支持增强

CMake的核心优势之一是其跨平台支持,近年来,CMake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。

Windows平台支持

CMake对Windows平台的支持不断增强:

  1. Visual Studio版本支持:CMake支持最新的Visual Studio版本,包括Visual Studio 2019和2022,并支持这些版本的新功能。

  2. Windows SDK支持:CMake提供了更好的Windows SDK检测和使用支持,使得使用Windows API更加容易。

  3. UWP应用支持:CMake支持通用Windows平台(UWP)应用的开发,包括生成UWP项目文件和配置UWP特定的属性。

  4. Windows ARM支持:CMake支持Windows on ARM,包括ARM32和ARM64架构,使得开发者可以为ARM设备构建Windows应用。

Linux平台支持

CMake对Linux平台的支持也在不断改进:

  1. 多种Linux发行版支持:CMake支持各种Linux发行版,包括Ubuntu、Fedora、Debian、openSUSE等。

  2. 多种编译器支持:CMake支持Linux上的多种编译器,包括GCC、Clang、Intel C++ Compiler等。

  3. Linux桌面集成:CMake支持Linux桌面环境的集成,包括生成桌面文件、图标等。

  4. Linux包管理集成:CMake与Linux包管理系统(如APT、YUM/DNF等)的集成越来越好,使得依赖管理更加容易。

macOS平台支持

CMake对macOS平台的支持也在不断增强:

  1. Xcode版本支持:CMake支持最新的Xcode版本,并利用Xcode的新功能。

  2. macOS SDK支持:CMake提供了更好的macOS SDK检测和使用支持,使得使用macOS API更加容易。

  3. Apple Silicon支持:CMake支持Apple Silicon(M1/M2等)架构,使得开发者可以为Apple Silicon设备构建原生应用。

  4. iOS和tvOS支持:CMake支持iOS和tvOS应用的开发,包括生成Xcode项目文件和配置iOS/tvOS特定的属性。

其他平台支持

除了主流平台外,CMake还支持其他平台:

  1. BSD支持:CMake支持FreeBSD、NetBSD、OpenBSD等BSD变种。

  2. 嵌入式系统支持:CMake支持各种嵌入式系统,包括Android、嵌入式Linux、RTOS等。

  3. 交叉编译支持:CMake提供了强大的交叉编译支持,允许开发者在一个平台上为另一个平台构建软件。

  4. WebAssembly支持:CMake支持WebAssembly,使得开发者可以将C++代码编译为WebAssembly模块,在Web浏览器中运行。

平台特定功能的抽象

CMake通过抽象平台特定的功能,使得跨平台开发更加容易:

  1. 文件系统操作:CMake提供了跨平台的文件系统操作命令,如file(COPY ...)file(REMOVE ...)等。

  2. 路径处理:CMake提供了跨平台的路径处理命令,如file(TO_CMAKE_PATH ...)file(TO_NATIVE_PATH ...)等。

  3. 系统信息查询:CMake提供了查询系统信息的命令,如cmake_host_system_information,使得获取系统信息更加容易。

  4. 平台特定的编译选项和定义:CMake提供了设置平台特定的编译选项和定义的机制,如target_compile_definitionstarget_compile_options等。

现代化软件构建新标准

随着软件开发实践的不断演进,CMake也在适应和定义现代化软件构建的新标准。

持续集成/持续部署(CI/CD)支持

CMake对CI/CD的支持不断增强,使其更容易集成到现代软件交付流程中:

  1. CTest与CI系统的集成:CTest可以生成CDash格式的测试结果,与各种CI系统(如Jenkins、GitLab CI、GitHub Actions等)集成。

  2. CPack与CI系统的集成:CPack可以生成各种格式的安装包,与CI系统集成,实现自动化的软件打包和发布。

  3. CMake脚本与CI系统的集成:CMake脚本可以与CI系统集成,实现复杂的构建和测试逻辑。

  4. 预设模式与CI系统的集成:CMake预设模式可以与CI系统集成,简化CI配置。例如,在GitHub Actions中使用CMake预设:

jobs: build: runs-on: ubuntu-latest steps: - uses: actions/checkout@v2 - name: Configure CMake uses: jwlawson/actions-setup-cmake@v1.12 with: cmake-args: --preset debug - name: Build run: cmake --build build/debug - name: Test run: cd build/debug && ctest 

包管理集成

CMake与C++包管理系统的集成越来越好,适应现代软件开发的依赖管理需求:

  1. Conan集成:Conan是一个流行的C++包管理器,与CMake集成良好。使用Conan可以轻松地管理C++依赖:
find_package(fmt REQUIRED) target_link_libraries(myapp fmt::fmt) 
  1. vcpkg集成:vcpkg是微软开发的C++包管理器,与CMake集成良好。使用vcpkg可以轻松地管理C++依赖:
find_package(cpr REQUIRED) target_link_libraries(myapp cpr::cpr) 
  1. Hunter集成:Hunter是另一个C++包管理器,与CMake集成良好。使用Hunter可以轻松地管理C++依赖:
hunter_add_package(Boost) find_package(Boost CONFIG REQUIRED) target_link_libraries(myapp Boost::boost) 
  1. CPM.cmake集成:CPM.cmake是一个轻量级的CMake依赖管理工具,与CMake集成良好。使用CPM.cmake可以轻松地管理C++依赖:
include(cmake/CPM.cmake) CPMAddPackage("gh:fmtlib/fmt#8.1.1") target_link_libraries(myapp fmt::fmt) 

现代C++标准支持

CMake紧跟C++标准的发展,提供对新标准的支持:

  1. C++20支持:CMake支持C++20标准,包括概念(concepts)、模块(modules)、协程(coroutines)等新特性。

  2. C++23支持:CMake开始支持C++23标准,包括范围(ranges)、格式化(formatting)等新特性。

  3. 标准库模块支持:CMake正在探索对标准库模块的支持,以适应C++模块的普及。

  4. 编译器特性检测:CMake提供了编译器特性检测机制,使得条件编译更加容易:

include(CheckCXXCompilerFlag) check_cxx_compiler_flag("-std=c++20" COMPILER_SUPPORTS_CXX20) if(COMPILER_SUPPORTS_CXX20) target_compile_features(mylib PRIVATE cxx_std_20) endif() 

构建性能优化

CMake不断优化构建性能,以适应现代软件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:

  1. Ninja生成器优化:CMake对Ninja生成器进行了优化,使其生成更高效的构建文件,特别是在大型项目中。

  2. Unity构建支持:CMake支持Unity构建(也称为Jumbo构建),通过将多个源文件合并为一个编译单元来减少编译时间:

set_target_properties(mylib PROPERTIES UNITY_BUILD ON) 
  1. 预编译头文件支持:CMake支持预编译头文件,可以显著减少编译时间:
target_precompile_headers(mylib PRIVATE stdafx.h) 
  1. 分布式构建支持:CMake与分布式构建系统(如Incredibuild、DistCC等)的集成越来越好,可以利用多台机器的构建资源。

安全性和合规性

CMake也在增强对安全性和合规性的支持,以适应现代软件开发的要求:

  1. 编译器安全选项:CMake支持设置编译器的安全选项,如堆栈保护、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(ASLR)、数据执行保护(DEP)等:
target_compile_options(mylib PRIVATE -fstack-protector-strong) 
  1. 静态分析集成:CMake可以与静态分析工具(如Clang Static Analyzer、Cppcheck、SonarQube等)集成,帮助发现代码中的安全问题。

  2. 代码签名支持:CMake支持代码签名,特别是在Windows和macOS平台上:

set(CMAKE_XCODE_ATTRIBUTE_CODE_SIGN_IDENTITY "iPhone Developer") 
  1. 合规性检查:CMake可以与合规性检查工具集成,如MISRA C/C++、AUTOSAR C++等,帮助确保代码符合特定标准。

未来展望

CMake作为一个成熟的构建系统生成器,其未来发展将继续围绕技术革新、开发者体验提升、跨平台支持增强和现代化软件构建标准等方面展开。

技术革新方向

  1. C++模块支持:CMake将继续完善对C++20模块的支持,包括更好的工具链集成、更快的构建速度、更清晰的错误信息等。

  2. 更好的依赖管理:CMake可能会引入更强大的依赖管理功能,如内置的包管理器、与现有包管理器的更深度集成等。

  3. 构建性能优化:CMake将继续优化构建性能,包括更快的配置时间、更高效的构建文件生成、更好的并行构建支持等。

  4. 工具链集成:CMake将与更多工具链集成,包括新的编译器、静态分析工具、代码生成工具等。

开发者体验提升方向

  1. 更直观的语法:CMake可能会引入更直观的语法,减少学习曲线,提高可读性。

  2. 更好的错误信息:CMake将继续改进错误信息,使其更加明确和有用,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。

  3. 更强大的IDE集成:CMake将与更多IDE和编辑器集成,提供更好的代码补全、导航、重构等功能。

  4. 更丰富的文档和示例:CMake将继续改进文档和示例,使其更加全面和易于理解。

跨平台支持增强方向

  1. 新平台支持:CMake可能会支持更多平台,如新的操作系统、新的硬件架构等。

  2. 更好的移动平台支持:CMake将继续改进对移动平台(Android、iOS等)的支持,使其更加易于使用。

  3. 更好的Web平台支持:CMake将继续改进对Web平台(WebAssembly)的支持,使其更加强大和易用。

  4. 更好的嵌入式系统支持:CMake将继续改进对嵌入式系统的支持,包括更多的RTOS、更多的硬件架构等。

现代化软件构建新标准方向

  1. CI/CD集成:CMake将与更多CI/CD系统集成,提供更 seamless 的体验。

  2. DevOps支持:CMake将提供更好的DevOps支持,包括基础设施即代码(IaC)、监控、日志记录等。

  3. 云原生支持:CMake将提供更好的云原生支持,包括容器化、微服务、无服务器架构等。

  4. AI/ML集成:CMake可能会与AI/ML工具集成,支持智能构建优化、预测性构建等。

潜在挑战和机遇

  1. 竞争:CMake面临着来自其他构建系统(如Bazel、Buck2、Meson等)的竞争,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。

  2. 生态系统:CMake需要继续扩大其生态系统,包括更多的工具、库、框架等。

  3. 社区:CMake需要继续发展其社区,吸引更多的贡献者和用户。

  4. 标准化:CMake有机会成为C++构建的事实标准,但这需要与标准委员会、编译器厂商、IDE厂商等密切合作。

结论

CMake已经从一个简单的构建工具发展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,成为现代C++开发不可或缺的工具。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、开发者体验提升、跨平台支持增强和现代化软件构建标准的适应,CMake将继续在软件开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

未来,CMake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,包括C++模块的普及、依赖管理的改进、构建性能的优化、新平台的支持等。但无论如何,CMake的核心使命——简化跨平台构建,使开发者能够专注于代码而非构建细节——将保持不变。

作为开发者,我们可以期待CMake将继续演进,为我们提供更强大、更易用、更高效的构建体验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CMake社区,贡献我们的力量,共同推动CMake的发展。

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技术世界中,CMake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生命力。相信在未来,CMake将继续引领跨平台构建的潮流,成为现代化软件构建的标准之一。